Page 117 - 2019產學合作特刊
P. 117
產學合作特刊 各大院校高教深耕成果豐碩
該校於 2018、2019 年陸續薦送菁英人員至丹
( 三 ) 積極拓展與公民營海洋相關單位合 作契
台灣離岸風電與海事人才培育基地 機,為使該校海事相關專業訓練業務得與時俱進, 麥離岸風電人員培訓所,接受 BST、BTT 課程培
特成立發展諮詢委員會,敦聘產官學界專家代表 訓為種子教師,並由種子教師協助規劃符合 GWO
高雄科技大學 - 海事人員訓練處 擔任委員,定期召開諮詢委員會,針對國際公約所 國際法規且量身訂做適合台灣訓練場培訓所需之
規範專業訓練課程標準、專業訓練計畫研擬規劃、
教材設備。
訓練設備汰換購置與功能提升規劃、專業師資培
文/李福忠 育及海訓處各項業務中長程發展計畫等提供專業
建議,共謀訓練業務推動與發展。
臺灣以海洋立國,國計民生需求均仰賴海運, 海訓處訓練業務現況及未來發展,有二大主軸:
故海運事業的發展乃成為台灣經濟建設的重要課
一、配合國家海事人才培訓政策及海事教育之推動
題,因而海事教育的加強與提升實為配合國家經
( 一 ) 協助該校學生於畢業前完成各項海事專業
濟建設的主要環節,海事職場人才培育亦為國家
訓練,在校取得訓練證書,實現畢業即就業。
整體經濟競爭力成長之關鍵。
( 二 ) 提供海事職校學生在學期間完成船員專業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為全國海事院校中唯一擁有
訓練,至船上實習,累積專業技能及資歷,並規劃
專屬碼頭的學校,碼頭全長 105 公尺,可靠泊總
拓展有意至船艇就業服務之非海事類學校學生培
噸位約 6,000 的船舶,並擁有航海專業背景雄厚
訓業務。
的師資群,奠定發展我國海事教育之基礎。該校
配合國家海事政策及船員培訓規劃,自 1980 年 9
( 三 ) 協助本國船員於國內外機構取證,使船員
月成立商船船員訓練中心,並因應國立高雄科技
得順利於各國籍船或航線執行勤務。
大學新校成立,於 2018 年 2 月更名為船員訓練中
海事人員訓練處品質管理認證&種子教師前往丹麥進行 BST 培訓。
心,且為建立國際化之航海人員訓練單位、強化本
( 四 ) 接受海事訓練需求的業界或政府相關單位
校的海事訓練國際形象,使該校未來在國內外海
委託開辦各項訓練與發證。
事專業訓練領域上有更積極發展機會,2019 年 3
月 27 日奉教育部核定正式更名為「海事人員訓練
二、拓展離岸風電從業人員訓練業務
處 ( 簡稱海訓處 )」。
( 一 ) 因應我國發展再生能源政策,該校戮力推
動離岸風電職場人才需求培訓計畫,自 2015 年起
該單位設立數十年來,除以船員培訓為主要任
已有相關產業單位委託本處開辦海上作業基本安
務外,更主動積極配合國家發展綠能政策,提供更
全訓練課程,預計於 2019 年取得 GWO(Global
優質及多元化之海事人員訓練服務,晉升國際級
Wind Organization)授權發證資格認證後,即可
海事人員培訓及發證中心,成為國內甚至亞洲地
提供完整 GWO-BST 訓練服務,協助學員取得國
區國際知名離岸風電人員訓練基地。
際認證證書並投入離岸風電工作職場,目前已有
多家離岸風電相關產業公司與本單位洽談未來合
海事人員訓練處因應我國航運人才培育及政府
作事宜。
綠能政策發展離岸風電業務需求,目前配置四組
成員處理各項業務,其組織架構及任務如下: 高科大代表團赴丹麥與 GWO 團隊會面,商談離岸風電訓練合作事宜。
( 二 ) 協助該校「教育部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
計畫:海事職場實習場域建置計畫、離岸風電產
業海事工程菁英訓練基地」計畫執行,配合政府
綠能政策,發展離岸風電 GWO 訓練業務,以符合
國際標準規格建置離岸風電所需專業訓練設備,
如高空作業、手動操作、滅火、海上求生、急救等, 高科大種子教師至台電四湖風場見習。
以協助學員順利取得海事職場所需證照,結訓後
海事人員訓練處單位組織圖。 直接投入離岸風電職場。
11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