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2019產學合作特刊
P. 80
各大院校推特色
產學合作特刊 研發中心促成多元發展
獻。發展目標為智能模具生產製程 ( 維持國際領先技 級智能模具製程技術發展能力之「前瞻模具技術研究
術 ) 與熱塑性長纖複材射出成形新技術 ( 與國際標竿 發展中心」、培養全方位智能模具開發高階人才、育成 臺海大創設壓鑄產學服務聯盟
大學日本岐阜大學「次世代金型技術發展中心」國際 「大型汽車鈑金模具試模中心」營運後模具相關技術
合作 ) ,以因應未來「大型汽車鈑金模具試模中心」與 發展、加速擴散與深耕智能模具開發相關技術至產業 助會員廠商創造價值
國內產業發展需求,接軌國際,達到:逐步建立具國際 界應用等之預期成效。
文 / 壓鑄產學服務聯盟計畫主持人 莊水旺教授
壓鑄是製造工業不可或缺的產業之一,具備廣 DITSA 的 服務 是 採分 級 會 員 制 度,另 可 透過
大的市場需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在科技部補助 技術諮詢、專利或技術授權、專案研發或教育訓
下,籌 設「壓 鑄 技 術 產 學 服 務聯 盟 ( Diecasting 練等方式進行產學合作,以提供多元、彈性、便
I n d us t r y Te c h no lo g y S e r v i c e A l l ia n c e , 捷及 貼 近產 業 需 求 的 客 製 化服務。加 入會 員 或
DITSA -抵家 )」,作為「業界出題、學界解題」 產 學 合 作 需求請 洽 DITSA 聯盟 辦 公室,電話:
的產學服務平台,響應政府扶植國內產業發展的 02-24622192#3271,或 E-mail:DITSA@mail.
策略。臺海大的研發團隊以「技術深耕」與「產品 ntou.edu.tw,DITSA 抵家與您作伙搏技術、拚經
創價」為核心理念,整合 T1 = Tfinal 的壓鑄模具 濟。
方案設計、CAE 在壓鑄的應用、低含氣量壓鑄法、
壓鑄缺陷解決技術及壓鑄產業 AI 化等相關先進技
術,服務汽機車、自行車、氣動工具、閥體等產業
帶來正向的幫助。
傳統上,壓鑄業亟需倚重老師傅長年累積的生
產經驗,且常需經過反覆修模與試模,方能確認
高雄科技大學航太零組件製造場域通過「AS9100D 航太品質管理系統與 ISO9001:2015 品質管理系
統雙認證」。 流道的設計樣式,此乃因受限於「知其然,卻不知
所以然」之盲點。DITSA 專家團隊應用多年開發
的之壓鑄相關技術,輔導會員廠商,以達到減少反
覆試模的過程,降低產品開發時間與生產成本的
浪費,提升模具壽命及提升產品的良率,以創造
存在的價值。聯盟成立邁入第三年,在過去兩年
來 DITSA 幫助會員創造的產值已超過新臺幣千萬
元,另外,經商機媒合進而衍生的實際經濟效益更 聯盟計畫主持人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工學院院長莊水旺教授
運用核心技術擴散至會員廠商,創造技術差異化、生產快捷
是可觀。
化及產品適地化,達到產品高值化與優質人力養成的目標。
計畫主持人莊水旺院長表示,看到會員廠商在
壓鑄品的良率提高、訂單增加、營收成長是最感
欣慰的事。特別是 DITSA 獨有的「低含氣量壓鑄
法(Low Gas Die Casting Process,LG)」,能
有效降低鑄件的含氣量,使壓鑄件可進行後續的
加工處理,例如 T6 熱處理、烤漆、電鍍等,以改
為能與產業界鏈結,高科大「前瞻模具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參加高雄自動化工業展,中心主持人林 善鑄件的強度、韌性等機械性質。目前該項技術已
村向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金屬中心董事長林仁益等貴賓介紹中心 授權給幾家會員廠商,輔導他們運用該技術開發
優勢。 既有產品的創新生產方式,成功以壓鑄製程取代
原先的重力壓鑄、低壓鑄造等製程。
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