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2018大中華機械五金總覽
P. 60
2018年大中華機械五金總覽
因應產業需求國內智慧機械研發重 以軟體在產品上直接進行參數調整的維護手段,
點方向 或是透過巨量資訊分析提供更完善的售後服務。
有鑑於全球製造業正面臨大量客製化、產能 2.3巨量資料
大幅提升等製造需求的新挑戰,同時國內的人口 由於製程要求的複雜程度不同,擷取的資料
結構逐步邁向老化且勞動力人口短缺的產業困 產生速度與數量可能達巨量等級。例如振動響應
境,國內的精密機械產業目前急需政府及學、研 的取樣率可達每秒一萬次以上,溫度響應則最多
單位協助發展數位設計、通訊、感測等相關軟體 需要每秒數次、而操作日誌則是根據更新時機決
技術,將精密機械聚落升級為智慧機械聚落,主 定擷取時間,若工廠內有數十台或更多的機器,
要研發重點可分為1.機電整合設計2.資通訊相關 擷取的巨量資料勢必要有好的資料分析工具。
核心技術3.建立標準化資料模型4.推動智慧機械
3.建立標準化資料模型
軟體開發社群。
研發重點將說明如下各節: 目前的工廠中存在各式各樣的通訊匯流
排、控制器通訊界面,如果能夠針對智慧機械
1.機電整合設計 領域中的特定應用情境定義出資料模型,再由
過去的機械設計仰工程師的經驗決定機械結 各研究單位或設備商個別開發相容於資料模型
構外型、動力系統配置等設計參數,這樣的設計 的通訊模組或轉接器(adaptor),便可簡化於雲端
方法往往浪費成本且無法產生最大效能。為了適 運算平台的 ERP、MES、生產排程、物流等系
應高效率製造需求,必須建立整合製程物理、伺 統的開發複雜度,並且可快速擴中製造系統規
服控制理論、結構自動優化技術的機電整合設計 模。
環境。設計者可以根據設備的使用情境定義設計
4.推動智慧機械軟體開發社群
參數,並且由電腦自動產生最佳化的結構外型、
動力系統配置、伺服控制參數,大幅提升設備產 法人單位除了投入研發上述核心技術外,亦
能同時所短開發時間。 將對產、學界分享研發成果與示範場域設備,示
範場域包含硬體設備與製程感測大數據。製造業
2.資通訊相關核心技術
及設備業可藉此驗證新設備或新製程,學研單位
2.1虛實整合系統 可利用製成感測大數據開發創新數據服務。藉由
針對製造系統的不同面向建立各種虛擬模 上述的設備、數據分享可吸引更多人才投入智慧
型,並與真實物理系統互動。藉由感測器、控制 機械軟體開發,形成開發社群。
器的參數與操作歷程取得生產資料,並儲存於雲
端資料庫再發展創新分析方法,建立雲端化加值 智慧機械領域下階段的研發布局策略
服務。 因應航太製造嚴苛的需求智慧機械產業發展
2.2物聯網 布局策略須考量許多因素。智慧機械系統技術係
在物聯網中,資料與處理後的資訊將會產生 由軟硬體的整合智慧技術,使精密機械設備具備
過去難以想像的價值,業者可以透過相關的資訊 故障預測、精度補償、自動參數設定等智慧化功
58
07-國內航太製造產業發展方向.indd 58 2018/4/17 上午 11: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