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2019產學合作特刊
P. 104
產學合作特刊 各大院校高教深耕成果豐碩
和春高薪人才培育成就技術寵兒 李清吟以前瞻的眼光帶領
東南科大創新與翻轉
文 / 許夷雯 圖 / 和春技術學院
和春技術學院積極落實當前國家推動之前瞻計 副校長呂綺修表示,和春為全國技術培訓重點
畫、國艦國造與離岸風電發展,導入多項產學合作 大學,也與台灣最大的工業區「臨海工業區」簽訂 文 / 吳佳汾 圖 / 吳佳汾
項目,尤以培訓銲接技術、冷作、物聯網、水電、 產學合作,近年工業區於物聯網、銲接、冷作技術
機電整合課程廣獲全台專業之認證,導入 CATIA 的發展更是有目共睹,皆是學校技轉後的成果。 中華民國私校文教協會於民國 107 年 12 月 14
曲面設計軟體與成立造船工業專業繪圖設計教室, 日假臺北國軍英雄館,頒獎表揚第 6 屆「十大傑出 另外,公校的預算一半是政府補助,私校的預算
以及與美國銲接協會成立非破壞檢測認證之考場 學校為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入相當多資源,也大 教育事業家」及第 2 屆「十大傑出校長」。 95% 是仰賴學生的學雜費收入,因此「有學生斯
和水底電銲專業教室,皆是全台首創。 力推動產學合作訓練計畫,連續三年造就九成畢 有財」,導致對外招生變成私校極為重要的工作
業生成功就職,培養百萬年薪技能,讓專業得以被 東南科技大學校長李清吟不負眾望,以他豐富 之一。
接連與台灣風能訓練公司、台灣國際造船有限 實現化,造就國際競爭力。 的行政經驗與積極任事的態度,無論在財務規劃、
公司、良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流廠商簽訂人 系所調整、校舍整修、組織再造,都能開誠布公作 而招生對外需靠學校聲望、家長的認同與社會
才培訓,在少子化的年代,製造業廠商都要搶先徵 好事前的規劃與溝通,在誠信的基礎上建立制度, 的口碑,對內舉凡老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與畢業
才,尤以和春產出的菁英人才,取得銲接、冷作技 帶領東南科大不斷的創新與翻轉,屢創佳績深獲 生的就業等皆須環環相扣,如何相輔相成達到加
術相關證照,畢業即鍍金就業,更是符合製造業趨 好評,因此脫穎而出,獲頒私校十大傑出校長獎殊 乘效果,這是一件浩大的教育改造工程。
勢所需人才,希望在技術領航的前提下達到學習 榮。
之標竿。 李校長娓娓道來他在任內推動的幾項重要工作,
中華民國私校文教協會理事長胡宗鑫表示,本 如何協助東南科大脫胎換骨,轉型成功:
資管學系所培育的學生,更是拿下全國物聯網 次評選小組特別邀請 5 位歷任部長級人物,包括 1. 為建立一個安全防震無障礙的友善校園,首
暨 RFID 專題競賽首獎,讓以物聯網、RFID 為主 郭為藩、楊朝祥、黃榮村、吳清基等前後 4 任教育 要工作推動全校建物合法化,積極與新北市政府
的廠商紛紛與學校簽訂產學合作,實殊不易。 部部長、前文建會主委黃碧端,及教育部次長林 溝通,並請教育部從旁協助,說服新北市政府由原
騰蛟、中華民國私校文教協會前理事長吳聯星董 訂千分之五十的行政罰鍰調降為千分之一,學校
和春是台灣少見的技術型大學,強調全科系實 事長、華夏科大孟繼洛董事長等人擔任評委,選 八棟校舍由原新台幣 1050 萬元行政罰鍰,調降為
作、師徒制教學,校內 10 多名業師從漫畫大師蕭 拔作業從推薦資料的審查,經過多次到校訪談及 新台幣 21 萬元,替學校省下 1029 萬元。從 100
言中、調酒教母謝美美、牛排天王陳重光、物聯網 個案分析,最終票選出十大傑出教育事業家及十 學年度至 106 學年度已全面完成八棟校舍合法及
業師高志中等,個個來頭大。 和春技術學院擁有全國唯一水中銲接訓練場,銲接是基本功, 大傑出校長,獲獎者可謂實至名歸,誠屬不易。 產權登記,取得建物所有權狀面積計 27,916 平方
還要考潛水證照,打開雙軌學習模式,一舉拿下雙「術」。 此次獲獎的傑出校長中與眾不同的是東南科大 公尺,約計 8,444 坪。雖然處理過程中增加很多
李清吟校長,因為他在私校服務的年資並不長,他 建物整修的費用,但也確保師生在校園活動的安
原是臺北科技大學副校長,於民國 98 年退休後獲 全。
東南科大延攬擔任副校長暨主任秘書,兩年後董
事長蔣南南女士、林守義常務董事及董事會借重 2. 根據統 計 數據 顯 示,民國 80 年出生人 數約
其豐富的行政經驗以及謙沖為懷的人格特質,委 32 萬人,民國 90 年出生人數約 26 萬人,民國 99
以重任聘任為校長。 年出生人數更降為約 17 萬人,因此少子女化是必
須面對的問題,諸如公私立高中職學校數的消長,
李校長接受訪問時提到,這是一個不同屬性、不 學生就讀各群類科的人數消長,學校必須有所因
同文化的體驗與磨練,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最大 應,進行系所調整與師資整併,因此東南當時即創
的不同,公校校長因有分層負責,只管大不管小, 下全國最優惠條件實施優離優退,讓有意願的老
左起和春技術學院校長張東炯、台船總經理曾 私校校長需大小都要管,因此私校領導者管理的 師懷著感恩的心離校,藉此機會學校能遴聘年輕
國正、高英工商校長陳德松以及大榮中學校長 層面,必須鉅細靡遺,滴水不漏,任何法規都要熟 師資與調整新設系所,加速學校轉型。
張簡助立,共同簽下造船菁英人才培訓計畫。
稔並瞭解透徹,若有疏失,校長有責善後。
102 103